我有嘉宾之 瑟枘之王
来源:未知 编辑:网络 时间:2025-02-18
导读:
在《论语阳货》篇中,有这样一节故事: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夫子莞尔而笑,曰:割鸡焉用牛刀?子游对曰: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: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。子曰:二三子,偃之言是也!前言戏之耳。 翻成白话即:当年孔老师有个学生名偃字子游,毕业
在《论语·阳货》篇中,有这样一节故事: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夫子莞尔而笑,曰:“割鸡焉用牛刀?”子游对曰:“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:‘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。’”子曰:“二三子,偃之言是也!前言戏之耳。”
翻成白话即:当年孔老师有个学生名偃字子游,毕业后在鲁国一个叫武城的落后乡镇当领导(武城宰,相当于镇长或乡长)。这日孔老师得闲,于是便带着一群弟子前去考察。等他们快到武城时,远远便听到了飘来的“弦歌之声”。所谓弦歌之声,也就是一群人在和着弦乐吟唱诗歌,这在当时属于一种非常高雅的集会活动。
上期我们研讨过,战汉时代的瑟比琴大得多,弹奏时所发出的音量,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。笼统的讲,由于当时的琴只适合在小范围内演奏,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从武城飘出来的弦歌之声,理应是用瑟这种大型弦乐器伴奏的。那么,当时这种瑟到底有多大呢?贴个江湖高级杀手图片示意一下。
别笑,因为在已出土的先秦古瑟中,就有长达两米以上的,例如湖北宜昌博物馆珍藏的这一件
龙凤纹漆木瑟,时代春秋,长210,宽38,前端高17.4cm。1984年出土于当阳曹家岗5号墓,现藏于宜昌博物馆。
那么,如此巨大的瑟配多大的青铜瑟枘才合适呢?或许下面这两件就是答案
这对青铜瑟枘形体硕大工艺精湛,通体嵌宝错金银,可谓将这种战汉顶级工艺发挥到了极致。
但见三条螭龙盘旋于仙山祥云之上,整体结构繁而有序气势恢宏,顶端直径竟达10cm之巨。窃以为,称其为战汉瑟枘之王,当不为过。
现藏西安镐金博物馆。除此之外,馆内珍藏的其他瑟枘也是异彩纷呈、蔚为大观,请欣赏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文责作者自负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
责任编辑:网络